一文读懂!劳动仲裁必备证据清单
大家好,我是吕婷律师。在劳动纠纷案件中,证据是决定劳动仲裁成败的关键因素。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讲劳动仲裁需要准备哪些证据。
首先,劳动关系证明类证据是基础。劳动合同自然是最重要的,它明确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如果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别着急,像工作证、工牌、工作服、考勤记录等也能作为证据。曾经有个案例,小王在一家小公司工作,公司没有和他签劳动合同。后来发生劳动纠纷申请仲裁时,小王拿出了公司发的工作证,上面有公司的名称和他的名字,还有公司的考勤记录,这些证据足以证明他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为后续维权奠定了基础。

工资支付相关证据也至关重要。工资条、银行工资流水明细能清楚地显示工资发放的时间、金额等信息。如果工资是通过现金发放的,要有工资签收单。还有奖金、津贴等发放记录,这些都能帮助确定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情况。比如小李与公司就奖金发放产生争议,他拿出了公司之前发放奖金的通知文件以及相应的银行入账记录,在仲裁中有力地支持了他要求公司支付奖金的诉求。
工作内容和职责的证据也不可或缺。工作任务分配邮件、项目文件、工作汇报记录等,这些可以证明劳动者在公司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承担的职责。这在涉及岗位调整、绩效评定等纠纷中尤为重要。例如,小张所在公司以他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调整岗位,小张则拿出了自己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邮件记录和项目成果报告,证明自己能够胜任原工作,成功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加班证据在涉及加班工资纠纷时是关键。加班申请单、加班审批记录、加班时的工作记录、与加班相关的聊天记录等。如果是通过打卡记录证明加班,要注意保留完整的打卡记录。曾经有劳动者在仲裁加班工资时,提供了加班申请单以及加班期间与客户沟通工作的邮件记录,成功获得了应得的加班工资。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据也需要准备。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要有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离职证明等。若是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而被迫离职,要保留相关证据,比如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等的证据。例如,小赵所在公司未按时缴纳社保,小赵以此为由提出离职,并保留了社保欠费记录,在仲裁中成功获得了经济补偿金。
劳动仲裁需要准备的证据涵盖劳动关系、工资支付、工作内容等多个方面。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要养成保存证据的好习惯,这样在面临劳动纠纷时才能有备无患,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