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苏州律师吕婷网站!

债务超诉讼时效?教你几招巧妙应对

  1. 确认诉讼时效状态
    1. 核查起算点:依据《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例如,甲于 2020 年 5 月 1 日借款给乙,约定 1 年后还款,那么 2021 年 5 月 1 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若甲在这之后未采取措施主张权利,就可能面临超过时效风险。
    2. 判断是否届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三年。要结合具体借款事实和时间节点,准确判断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2. 尝试与债务人沟通协商
    1. 达成新还款协议:即使债务超过诉讼时效,若能与债务人重新达成还款协议,根据法律规定,这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受法律保护。比如丙和丁的债务已超时效,经协商,丁同意分两次还款并签订协议,此协议有效。
    2. 诱导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人若自愿履行债务,债权人可接受,且事后债务人不能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要求返还。可以通过友好沟通,让债务人基于道德或其他因素自愿还款。
  3. 保留相关证据
    1. 催款证据: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有过催款行为,如发送催款短信、邮件等,这些证据可证明诉讼时效中断。例如,戊在时效内给己发送短信催款,该短信记录就是重要证据。
    2. 债务人同意履行证据:若债务人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同意履行义务,也能使诉讼时效重新计算。像庚给辛写了承诺书,承诺还款,这份承诺书就是有力证据。
  4. 借助法律途径补救
    1. 起诉尝试:即便超过诉讼时效,债权人仍可起诉。虽然债务人可能以时效抗辩使债权人丧失胜诉权,但法院仍会受理案件。例如,A 起诉 B 还款,B 以时效抗辩,法院会审查相关情况。
    2. 申请调解:可向相关调解机构申请调解,在调解过程中促使债务人还款或达成新协议。
欠款债务超过诉讼时效并非绝境,债权人应冷静应对,通过多种方式尽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要增强时效意识,及时主张权利。
上一篇:必知!诉讼时效中断的常见情形
下一篇:转账记录当证据,这些要点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