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必知:如何预防债务纠纷
大家好,我是吕婷律师。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债务纠纷犹如隐藏的礁石,随时可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甚至危机。今天,咱们就结合实际案例,来探讨一下企业在经营中怎样预防债务纠纷的发生。

有这样一家企业 A,在与供应商 B 合作初期,双方只是口头约定了供货价格、数量和交货时间等事项。随着业务开展,市场价格波动,供应商 B 觉得按照原来口头约定的价格供货不划算,便单方面提高了价格,导致双方产生纠纷,影响了 A 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合同管理不规范是引发债务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合同的签订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所以,企业应尽量签订书面合同,详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货物或服务的规格、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时间、违约责任等条款,避免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
再看另一个例子,企业 C 在向客户 D 销售产品时,没有对 D 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就给予了较长的付款期限和较大的赊销额度。后来 D 客户经营不善,无法按时支付货款,导致企业 C 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这说明信用管理缺失也是一个问题。企业在与新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前,应当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客户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等。可以通过查询信用评级机构报告、向其他合作企业了解情况等方式获取信息。根据调查结果,合理确定信用额度和付款期限,并定期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还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也可能引发债务纠纷。企业 E 由于财务人员变动频繁,账目记录不清晰,对一些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没有及时跟踪和核对。在与供应商对账时,发现存在多笔账目差异,双方各执一词,产生了纠纷。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规范财务核算流程,确保账目清晰准确。及时记录和核对每一笔收支,定期对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进行清理和催收、支付。同时,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责任心。
另外,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企业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企业 F 在与合作方发生纠纷后,由于没有保留好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发货单、验收单、发票等证据,导致在维权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应重视证据的收集和保存,无论是合同文本、往来信函、电子邮件,还是货物交付凭证、验收报告等,都可能在发生纠纷时起到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