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苏州律师吕婷网站!

工作职责下受暴力伤害,什么情况下算工伤?


在劳动场景中,因工作职责遭受暴力伤害,其工伤认定问题常常引发关注与探讨。我们从不同维度深入分析这一复杂情况:
 
  1. 法律条款依据
    1. 明确认定情形: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例如,商场保安在正常执勤过程中,为制止顾客之间的冲突而遭受暴力袭击受伤,这显然符合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履行工作职责受伤害的情况,依法应认定为工伤。该条款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履行本职工作时的安全权益,让劳动者在面对工作中的暴力威胁时有所保障。
    2. 排除认定情形:然而,如果暴力伤害并非因履行工作职责引发,而是个人恩怨等其他非工作相关原因导致,则不能认定为工伤。比如,两名员工在工作期间因私人感情纠纷发生打斗,一方受伤,这种情况就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因为伤害并非源于工作职责。
  2. 工作关联性因素
    1. 直接关联:暴力伤害与工作职责存在直接、紧密联系时,认定工伤相对清晰。像警察在执行抓捕任务时遭到犯罪嫌疑人反抗而受伤,这是典型的因履行工作职责直接遭受暴力伤害,工伤认定没有太大争议。因为警察的本职工作就是维护社会治安、执行执法任务,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遭遇的暴力反抗属于工作的一部分。
    2. 间接关联:有些情况暴力伤害与工作职责有一定间接关联,认定会相对复杂。例如,公司员工在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中,因维护活动秩序与他人发生冲突受伤。虽然活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直接工作任务,但由于是公司组织,员工维护秩序也是为了保障活动顺利进行,与公司利益相关,这种情况下也可能认定为工伤,但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3. 证据与程序因素
    1. 证据收集:申请工伤认定时,充足的证据至关重要。包括事件的现场证人证言、监控录像、医院的诊断证明等。以超市收银员为例,如果在工作时因拒绝收假钞被顾客殴打受伤,现场同事的证人证言、超市的监控录像等能清晰证明受伤是在工作时间因履行工作职责发生,这些证据对于工伤认定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2. 认定程序: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之后相关部门会进行调查核实。若程序不规范,如用人单位未及时申请,可能会影响员工的工伤认定结果。

总之,工作职责受暴力伤害能否认定工伤,要依据法律条款、工作关联性以及证据和程序等多方面综合判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熟悉相关规定,保障自身权益。
上一篇:工作时间前后做预备性工作受伤,到底咋认定?
下一篇:符合工伤认定的法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