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苏州律师吕婷网站!

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究竟哪些情形才算工伤?


在劳动工伤领域,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的认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下面为大家详细分析。
 

 
  1. 法律条文依据
    1. 《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48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这一规定为这类情况的工伤认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标准。例如,某员工在工作会议上突然晕倒,经送医抢救,在 48 小时内不幸离世,按照此规定就可被视同工伤。该条款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在工作期间突发紧急状况的特殊关怀。
    2. 法律立法目的考量:法律如此规定的目的在于平衡劳动者权益保障与工伤认定的合理性。工作中突发疾病虽并非传统意义上因工作直接导致的伤害,但在工作时间和岗位上发生,与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等可能存在潜在联系,将符合条件的情况认定为工伤,能给予家属一定的经济补偿和保障。
  2. 认定关键要素
    1. 工作时间和岗位的界定:“工作时间” 不仅包括正常的上班时间段,还涵盖加班时间等合理的工作延伸时间。“工作岗位” 则是指劳动者日常从事工作的具体地点或职责范围。例如,一位快递员在分拣包裹的工作场地,属于其正常工作岗位,在此期间突发疾病符合条件就可认定。若员工在工作间隙去单位卫生间突发疾病死亡,卫生间作为工作场所的合理延伸,也可认定在工作岗位范畴内。
    2. 48 小时时限的精准把握:“48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一条件较为严格。48 小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这要求用人单位、家属等及时送医救治并保留好相关医疗记录。比如,员工在工作中突发疾病,送往医院后,医院初次诊断时间开始计算,若在 48 小时内最终抢救无效死亡才符合认定标准。
  3. 特殊情况分析
    1. 旧病复发情况:如果员工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在工作中旧病复发导致死亡,只要符合在工作时间和岗位,以及 48 小时的规定,同样可以认定为工伤。例如,员工有心脏病史,在工作时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在 48 小时内死亡,应认定为工伤。
    2. 因工作诱发疾病:若能证明突发疾病是由于工作原因诱发,即使不符合 48 小时规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和鉴定来认定工伤。比如,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员工,因工作强度导致突发严重疾病,虽超出 48 小时死亡,但经专业鉴定与工作存在因果关系,也可能被认定。

总之,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的工伤认定需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准确把握关键要素和特殊情况。这对于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上一篇:没签劳动合同就不算工伤?大错特错!
下一篇:员工因工外出期间下落不明,工伤认定该如何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