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擅自调岗降薪,仲裁为何判员工胜诉?
作为处理过多起劳动纠纷案件的律师,深知劳动者在面对职场不合理变动时的困扰。下面通过一个具体案例,为大家详细剖析其中的法律关系。
先看案例
周某在一家企业担任销售主管,月薪 8000 元。2024 年 6 月,企业未经周某同意,将其调至后勤岗位,月薪降至 5000 元。周某认为企业擅自调岗降薪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与企业协商无果后,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恢复原岗位和工资待遇。仲裁委员会审理后认为,企业未经与周某协商一致,擅自变更劳动合同的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属于违法行为。最终裁决企业恢复周某的原岗位和原工资待遇。
案例分析
在该案例里,核心要点在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明确规定了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等重要内容,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企业未经周某同意,擅自调整其岗位并降低工资,这无疑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
周某作为劳动者,在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积极与企业协商,协商无果后又通过合法途径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一系列行为是在合理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仲裁委员会依据事实和法律做出裁决,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适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此条规定清晰表明,用人单位若要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包括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等,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且要采用书面形式。在本案中,企业未经周某同意就擅自变更岗位和降低工资,明显违反了这一法律规定。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法律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有力武器。劳动者在遇到企业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内容等侵害自身权益的情况时,要勇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企业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在变更劳动合同相关内容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