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律师傍身,我照样成功拿下劳动仲裁!
大家好,我是吕婷律师。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普通人没有律师帮助,却成功应对劳动仲裁的案例,希望能给面临类似情况的朋友们一些启发。
小林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入职的时候谈好的工资是每月 8000 元,可实际发放时却总是少了几百块。而且公司经常安排小林加班,却从不支付加班费。小林跟公司领导反映了很多次,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无奈之下,小林决定自己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小林在申请仲裁前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他把自己入职以来的工资条、考勤记录、加班通知等都整理好,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他还仔细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工资支付和加班费用的规定,明确了公司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就像《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150% 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200% 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300% 的工资报酬。小林依据这些规定,计算出了公司应该支付给自己的加班费数额。
在仲裁申请书中,小林清晰准确地写明了自己的诉求。他要求公司补足克扣的工资,并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用。同时,详细阐述了公司克扣工资和不支付加班费的事实经过,让仲裁委员会能够清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到了仲裁开庭那天,小林提前到达仲裁庭,熟悉环境,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庭审过程中,小林表现得非常沉稳。当轮到他陈述时,他条理清晰地从入职公司说起,讲到每次工资被克扣的情况,以及加班的具体时间和工作内容。他一边陈述,一边适时地出示准备好的证据,让自己的说法有凭有据。
公司在答辩时,试图狡辩,说工资减少是因为小林工作绩效不达标。小林早有准备,他拿出了之前的绩效评估报告,上面显示他的工作表现一直都很出色,有力地反驳了公司的说法。对于公司不承认加班的事实,小林则拿出了加班通知和同事的证人证言,让公司无言以对。
在整个辩论过程中,小林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智,没有被公司的言语所激怒。他用平和的语气,依据事实和法律,阐述自己的观点。最终,仲裁庭经过审理,支持了小林的诉求,裁决公司补足克扣的工资,并支付相应的加班费用。
从小林的案例可以看出,即使没有律师的帮助,只要我们自己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仲裁庭上保持冷静、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样能够成功应对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