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苏州律师吕婷网站!

不当得利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民事责任

 
  • 返还不当利益:不当得利一旦成立,得利人负有返还所受利益的义务。返还义务以原物返还为原则,若原物不存在,则应折价返还。例如,甲误将乙的 1000 元存款转入自己账户,乙有权请求甲返还这 1000 元及其产生的利息。
  • 区分善意与恶意
    • 善意得利人: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比如,小王的银行账户上意外收到了一笔 5000 元的汇款,小王查看银行通知后,发现并没有任何备注信息,也没有人联系他说明这笔款项的来源。由于他近期有一些待支付的费用,他便用这笔钱购买了生活必需品。过了一段时间,银行联系小王,告知这笔款项是由于银行操作失误而错误转账的,根据民法典规定,小王不需要返还这笔钱。
    • 恶意得利人: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例如,小王的银行账户意外收到了一笔 5000 元的汇款,他查询后发现这笔钱是由于银行操作失误而错误转账的,但他仍用这笔钱购买了手机,此时小王就属于恶意得利人,他应返还这 5000 元,并赔偿银行因此造成的相关损失。
  • 第三人返还义务: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比如,小王在知道 5000 元是不当得利后,便将这笔钱无偿送给了小李,银行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要求小李在接收这笔钱的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刑事责任


如果不当得利的行为达到了一定的数额标准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可能会构成侵占罪等刑事犯罪。例如,公司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的财产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就会受到刑事处罚。

诉讼与强制执行


不当得利人拒不返还的,受损害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返还。法院的判决书或裁定书生效后,受损害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不当得利人拒不执行、履行义务,情节严重的,可构成犯罪。
上一篇:如何认定不当得利
下一篇: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是否包括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