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手术就评不上伤残?这误区你得知道!
我是苏州吕婷律师。在处理各类人身伤害案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当事人有这样的疑惑:以为不做手术就评不上伤残。这其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
在伤残评定中,手术与否并不是评定伤残的唯一标准。伤残评定是一个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的过程,主要依据是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同时还要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有些损伤,即使不做手术,也可能对身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进而符合伤残评定标准。比如,一些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虽然没有进行手术,但如果导致了肢体长期疼痛、活动受限,经过专业的检查和评估,确认对日常生活、工作能力等方面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就有可能被评定为伤残。

还有像关节部位的损伤,即使没有通过手术治疗,但是造成了关节畸形、活动度明显下降等情况,也可能达到伤残等级。举个例子,小王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膝盖部位受伤,没有进行手术治疗,但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后,膝盖无法像受伤前一样正常屈伸,严重影响了他的行走和日常活动。经过专业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他被认定为伤残。
另外,神经系统的损伤,如脑震荡后遗症、神经损伤导致的肢体感觉异常等,很多时候并不一定需要手术,但这些损伤对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可能是长期且显著的,也能够作为伤残评定的依据。
伤残评定需要由专业的、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来进行。鉴定机构会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结合伤者的病历资料、诊断证明、检查报告以及现场查体情况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定。
我曾经有个当事人,在工伤事故中受伤,他觉得自己没有做手术,肯定评不上伤残,于是就没有重视伤残评定这件事。后来在我的建议下,他申请了伤残鉴定。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最终被评定为伤残等级,也因此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明白,伤残评定的关键在于损伤对身体功能和生活的实际影响,而不是是否进行了手术。如果你或身边的人遇到类似情况,不要因为没有做手术就轻易放弃伤残评定的机会,要及时咨询专业人士,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