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区别
大家好,我是苏州吕婷律师。在法律领域中,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常常容易让人混淆,但二者在本质上存在着诸多明显区别,下面我结合案例为大家详细解读。
先来说说案例一。赵某与孙某因工作竞争关系积怨已久,一日在公司走廊相遇,两人再次发生激烈争吵,赵某怒火中烧,趁孙某不注意,猛地推了孙某一把,孙某重重摔倒在地,头部撞到墙角,当场昏迷。经送医抢救,孙某虽保住性命,但落下重伤,身体部分机能严重受损。

再看案例二。钱某是一名货车司机,在一次送货途中,由于长时间连续驾驶,他感到十分疲惫,在经过一个弯道时,因注意力不集中,操作失误,车辆突然失控冲向路边行人,导致一名行人重伤。
从主观故意方面分析,故意伤害罪要求犯罪人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心态。在案例一中,赵某因与孙某有矛盾,在争吵时故意推搡孙某,其目的就是要对孙某的身体造成伤害,这种故意的心态十分明显。而过失致人重伤罪,犯罪人主观上并没有伤害他人的故意,而是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可能会发生他人重伤的结果,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案例二中的钱某,他作为司机当然不希望发生撞伤人的事情,只是因为疲劳驾驶疏忽大意,才导致了行人重伤的后果。
从法律依据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结合案例,赵某的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他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钱某则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可能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由此可见,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关键区别就在于主观故意的不同。故意伤害罪的行为人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他人身体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而过失致人重伤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对重伤结果的发生既不希望也不放任,而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导致了这种结果。这提醒大家,无论是日常行为还是工作生活中,都要时刻保持谨慎,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因故意或过失对他人造成伤害,否则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