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苏州律师吕婷网站!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适用顺序解析

 


在遗产继承领域,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是两种主要的继承方式,明确它们的适用顺序对于妥善处理遗产分配、维护继承人权益至关重要。我们从以下方面详细分析。

1. 遗嘱继承优先适用原则

 

1.1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这确立了遗嘱继承在继承顺序中的优先地位。法律尊重被继承人对自己财产的处分意愿,遗嘱体现了被继承人的真实想法,所以优先适用。

1.2 举例说明


比如,甲生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房产留给女儿乙。在甲去世后,尽管按照法定继承,甲的配偶、子女、父母等都是法定继承人,但基于遗嘱继承优先原则,乙将优先获得该房产,法定继承在此处不适用。

2. 遗嘱继承有效的条件

 

2.1 主体条件


遗嘱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例如,丙在精神正常时立下遗嘱,后来患上老年痴呆,该遗嘱仍然有效,因为立遗嘱时丙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若遗嘱人在立遗嘱时不具备相应能力,遗嘱可能无效。

2.2 意思表示真实


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愿的体现。若丁通过胁迫手段让戊立下将房产给自己的遗嘱,这种违背戊真实意愿的遗嘱是无效的,不能优先于法定继承。

2.3 形式合法


遗嘱有多种法定形式,如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等,每种形式都有严格要求。例如,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不符合形式要求的遗嘱可能无效。

3. 法定继承适用情形

 

3.1 无遗嘱或遗嘱无效


当被继承人没有立下遗嘱,或者所立遗嘱被认定无效时,适用法定继承。比如,己一直未立遗嘱,去世后其遗产就需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给配偶、子女、父母等法定继承人。若庚所立遗嘱因不符合形式要件被判定无效,其遗产分配也转为法定继承。

3.2 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遗嘱仅对部分遗产进行处分,对于遗嘱未涉及的遗产部分,适用法定继承。例如,辛在遗嘱中只处分了自己的存款,对于名下的房产未提及,那么房产部分要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分配。
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适用顺序明确了遗产继承的基本规则。遗嘱继承基于被继承人意愿优先适用,但需满足法定条件;在无有效遗嘱或遗嘱未涉及的情况下,法定继承发挥作用。继承人应当了解这些规则,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上一篇:遗产分配:尽扶养义务与遗产多分的关联
下一篇:深度剖析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