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苏州律师吕婷网站!

如何避免借款过了三年诉讼时效风险

借款过了三年并不一定就不能要了,需要分情况来看待诉讼时效的问题:
  1. 一般情况下的三年诉讼时效规定
    • 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借款时明确约定了还款期限,那么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三年。例如,甲借给乙 10 万元,约定 2021 年 7 月 1 日还款,那么从 2021 年 7 月 2 日起至 2024 年 7 月 1 日为诉讼时效期间。如果在此期间债权人没有向债务人主张权利,且债务人在诉讼中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债权人可能会丧失胜诉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债权本身消失,只是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难以得到支持。
    • 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如果借条没有写明还款日期,出借人可以随时要求借款人还款,诉讼时效从出借人主张权利的第二天起算三年。
  2. 诉讼时效中断导致重新计算
    • 在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如果出现特定情形,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三年。这些情形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如主动发催款函、委托律师发律师函、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催要等有迹可循的催款行为)、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如双方重新达成新的书面还款协议、还款计划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如人民调解员作出的调解等)。
  3. 最长诉讼时效的限制:虽然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但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不过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总之,借款超过三年后,债权人并非绝对不能要回借款,只是可能在诉讼中面临败诉的风险,但如果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等情形或者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等,债权人的权利仍然可以得到保障。建议债权人及时关注借款的还款情况,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并保留好相关的证据,注意利用时效中断,清楚诉讼时效,延长诉讼时效。
上一篇:人找不到能起诉吗
下一篇:开庭不出庭会有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