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苏州律师吕婷网站!

帐户冻结与保全的区别

 




在法律实践和经济生活中,账户冻结与保全是两个重要概念,它们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有着本质区别。深入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具体法律事务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1. 概念性质不同

 

1.1 账户冻结


账户冻结是指相关部门根据法律规定,限制账户资金的流出或流入的一种措施。通常由司法机关(如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以及部分行政机关(如税务机关、海关)依法实施。例如,公安机关在侦查经济犯罪案件时,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转移涉案资金,会对其银行账户进行冻结。

1.2 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账户冻结可以是财产保全措施的一种具体形式,但财产保全的范围更广,还包括查封、扣押等措施。比如在民事合同纠纷中,一方为防止另一方转移房产,可申请法院对该房产进行查封,这也是财产保全的一种方式。

2. 适用阶段不同

 

2.1 账户冻结


账户冻结可适用于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以及执行等各个阶段。在刑事侦查阶段,如前文所述,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转移资金,公安机关可冻结其账户;在执行阶段,若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法院可冻结其账户以实现债权。

2.2 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主要适用于民事诉讼程序中,分为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中财产保全。诉前财产保全是在起诉前,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时,向法院提出申请;诉讼中财产保全则是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为保障判决的执行而申请的。例如,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出借人在起诉前发现借款人有转移财产迹象,可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冻结其账户;若在诉讼过程中发现类似情况,则可申请诉讼中财产保全。

3. 目的及法律依据不同

 

3.1 账户冻结


账户冻结的目的较为多样,在刑事案件中主要是为了保障侦查活动顺利进行、防止违法所得转移;在行政案件中是为了确保行政决定的执行等。其法律依据因实施主体不同而不同,公安机关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税务机关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3.2 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将来生效判决能够得以执行,避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其法律依据主要是《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财产保全的相关规定,如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账户冻结和财产保全在概念、适用阶段、目的及法律依据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准确区分二者,有助于当事人在不同的法律情境下,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也有助于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准确地实施相关措施,保障法律的公正实施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上一篇:帐户被冻结后什么情况下会解冻?
下一篇:中学生校园冲突致伤被行政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