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苏州律师吕婷网站!

交通事故受伤谁来赔?

交通事故发生后,确定谁来承担赔偿责任是保障伤者权益的关键问题。下面从不同方面来分析赔偿主体的相关情况。
  1. 侵权人赔偿
    • 一般侵权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交通事故中,如果事故是由一方的过错导致,那么该侵权人需承担赔偿责任。例如,小李在驾驶过程中因闯红灯与正常行驶的小王车辆发生碰撞,导致小王受伤,小李作为侵权人,要对小王的损失进行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
    • 车辆所有人与使用人不一致时:《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比如,小张将自己的汽车借给朋友小赵,小赵在驾驶过程中发生事故导致他人受伤,一般情况下小赵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小张明知小赵没有驾驶证还将车借给他,小张就存在过错,需承担相应责任。
  2. 保险公司赔偿
    • 交强险赔偿:《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交强险是强制保险。在交通事故中,只要车辆投保了交强险,无论事故责任如何划分,保险公司都要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交强险的赔偿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等。例如,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即使车主无责,交强险也会在无责赔偿限额内对伤者进行赔偿。
    • 商业险赔偿:除了交强险,很多车主还会购买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等商业保险。当交强险赔偿不足时,商业险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赔偿。比如,在一场交通事故中,伤者的损失超出了交强险赔偿限额,而侵权人购买了足够额度的商业险,那么商业险将对超出部分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付。
  3. 其他可能的赔偿主体
    • 道路管理者责任:如果道路存在缺陷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道路管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例如,道路因年久失修出现大坑,未及时维修和设置警示标志,导致车辆失控发生事故造成人员受伤,道路管理部门可能需承担一定赔偿责任。
    • 车辆生产者或销售者责任:如果交通事故是由于车辆本身存在质量缺陷导致,车辆生产者或销售者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比如,某汽车因刹车系统缺陷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生产者或销售者可能要对伤者进行赔偿。

交通事故受伤赔偿主体的确定较为复杂,涉及多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发生交通事故后,伤者应及时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明确赔偿主体,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各方责任主体也应按照法律规定承担相应赔偿义务。
上一篇:伤残赔偿起诉流程全解析
下一篇:2025 年苏州地区交通事故十级伤残赔偿示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