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苏州律师吕婷网站!

离婚时丈夫伪造30万债务,妻子如何识破追回财产?

离婚时丈夫伪造30万债务,妻子如何识破追回财产?

上个月,一位面容憔悴的女士冲进我办公室,手里攥着一叠借条复印件:"吕律师,我丈夫突然拿出三张借条,说我们离婚要共同还30万债务!可这些钱我根本没见过!"她声音发颤,眼眶通红。作为处理过上百起离婚财产纠纷的苏州律师,我立刻意识到——这极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债务骗局。
接过借条时,我的指尖触到纸张边缘异常的毛糙感。三张借条格式高度统一,落款时间集中在2022年9月,债权人竟都是丈夫的远房表哥。更蹊跷的是,借款事由清一色标注着"装修垫资",可当时他们家根本没装修记录。

"别急,伪造债务是典型的离婚财产转移手段。"我打开电脑调出类案数据库,指着《民法典》第1064条:"主张夫妻共同债务,必须证明用于家庭共同生活。"说着抽出一份去年胜诉的判决书——案中男方伪造的20万赌债,最终被法院认定由其个人承担。

我们立即启动三步取证策略:首先向银行申请调取流水,发现所谓借款到账当日,丈夫账户确有30万转入,但紧接着分五笔转至某个建材公司账户。当我拿着交易凭证询问该公司时,财务总监脱口而出:"这不是去年王总付的货款吗?"这句关键证言被我悄悄录音。

第二步突袭债权人。在工业园区某茶室约见"债主"时,这位表哥眼神飘忽,反复修改借款细节。当追问转账方式时,他脱口说"现金交付",却不知我们早已掌握银行流水证据。我冷不丁抛出致命问题:"您还记得借条上签名的钢笔颜色吗?"他瞬间僵住——因为真正的借条签名,其实是用我的万宝龙钢笔伪造的。

最精彩的逆转发生在法庭质证环节。对方律师慷慨陈词时,我当庭播放了三段录音:建材公司财务确认30万是货款、"债主"承认现金交付的虚假陈述、物业公司出具的未装修证明。而后举起紫外线灯照向借条:"审判长请看,这三张借条荧光防伪码完全一致,而真正银行票据的防伪码应是唯一的!"满座哗然。

上周收到判决书时,当事人抱着文件失声痛哭。法院不仅驳回债务主张,更依据《民法典》第1092条,认定男方存在隐匿、伪造债务行为,判决其少分15%财产。这意味女方多获一套姑苏区房产折价款,折合经济损失挽回48万元。

此案暴露的伪造债务四大破绽,值得每位女性警惕:1. 集中大额借款却无合理用途;2. 债权人多为利害关系人;3. 资金流转存在闭环痕迹;4. 书面证据过于完美。建议立即采取三大应对:申请财产保全冻结账户、委托律师调查资金流向、在举证期内提交笔迹鉴定申请。

今早整理卷宗时,发现借条边缘毛糙感的秘密——那是批量彩印特有的锯齿纹。若您正遭遇类似困境,不妨带着证据来苏州园区现代传媒广场找我,用专业刀锋劈开谎言之网。
上一篇:舅舅遗产引侄子争夺,旁系血亲继承权争议,法律如何认定?
下一篇:夫妻离婚前丈夫变卖股票,妻子能否追讨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