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苏州律师吕婷网站!

执行案件中法院中止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执行案件中法院中止执行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当事人相关情形

 
  • 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申请人对自己的民事实体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有权进行处分,如果其同意被执行人暂缓履行义务,向法院申请延期执行,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 一方当事人死亡或终止: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执行程序无法正常进行,应当中止执行,待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后再恢复执行。

案外人相关情形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且其异议有合理依据,可能导致执行标的的变更或需要对案件进行再审等情况,此时原执行标的的执行应当中止,待异议审查处理完毕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执行。

法院相关情形

 
  • 已受理被执行人破产申请: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执行人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的,执行程序应中止,因为破产程序涉及到对债务人财产的统一管理和分配,需等待破产程序的进展及结果,再确定执行案件的走向。
  • 审判监督程序启动: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或再审的案件,执行机构应根据上级法院或本院做出的中止执行裁定书中止执行,以确保再审程序的顺利进行,避免执行与再审结果冲突。

执行标的相关情形

 
  • 执行标的物存在争议:执行的标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需要等待该案件审理完毕确定权属后,才能继续执行,否则可能会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 仲裁裁决相关: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或者仲裁裁决的被申请执行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请求,并提供适当担保的,法院应中止执行,待仲裁裁决的效力确定后再作处理。

被执行人相关情形

 
  • 确无财产可供执行: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导致执行程序无法继续推进,法院可裁定中止执行。待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时,再恢复执行。
  • 当事人履行困难或无履行能力: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行政机关可中止执行行政决定,待当事人有履行能力时恢复执行。

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这是一项灵活性规定,以适应执行工作中各种复杂的、未明确列举的特殊情况,由法院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法律原则进行判断和裁定。
上一篇:法院强制执行期限
下一篇:强制执行中的完完成执行、终结执行、终结本执行的区别